爱薇小说>军事历史>风起大宋>第四百六十一章 杭州之战(上)
方腊部下中有水师两部,一部驻扎在杭州,有成贵、翟源、乔正、谢福四将,一部驻扎在歙州,为方腊心腹赵勇、赵猛、赵刚、赵强四兄弟镇守。

待侍者去传令后,方腊坐回位置叹道“如今王庆被灭,田虎将亡,宋江已降,独剩我等一家。

今日又有战报传来,梁山姜信之率军出宣州,家余庆正率军鏖战,但不容乐观,汝等以为该如何啊?”

方垕先道“圣公休恼,吾等本也不靠他人,如今之计,当西守东攻,如能攻克嘉兴,取华亭,合击苏州,占长江之险,便可和宋庭分而治之。”

方腊想了想说道“再派邓元觉率三万兵马前往嘉兴助阵,告诉三圣公,孤王不要他说困难!孤王只要嘉兴!!”

——

“轰隆隆”

一阵阵的雷声仿佛天空中真的有一个雷神敲鼓,朱武向外看去,天上的雨不停的往下落,好像断了线的珍珠一粒一粒的往下落,天地之间已经没有什么界限,而是融合在一起了,分辨不出哪里是天,哪里是地了,哦,对了,他眼里本来就看不到陆地,只有海洋。

巨大的风浪将朱武所搭乘的船只抛来丢去,朱武皱着眉头,强忍不适,拿着书本,其实也看不清上面写了上面,只是希望依靠这些让自己好过一些。

“好大的风雨啊。”张顺走进船舱,看着手里还拿着书卷的朱武,佩服的说道“先生好本事,在这样的风雨中居然还不动如山。”

朱武苦笑道“昔日我初次和侯爷出海,吐了三天不止,才缓过来些,如今这样的风雨却还是难受的很,只能靠这些文字让自己好过一些。”

张顺摸了摸脑袋笑道“我要是看这些书,不要风雨也会难过的,这风雨来的快,去的也会快,明日我们必然可以到达舟山群岛。”

朱武问道“张顺兄弟可去过舟山?”

张顺摇摇头道“没有,但吴家的人应该对那里很熟悉。舟山号称有千岛,最大的便是昌国、岱山两地,其中昌国据说还是王相公命名的呢。”

舟山此时已经被置县,当年王安石还是一个县令的时候,就将其划为昌国,但因为海道险阻,虽有千岛,却不到万人,但也因为在海疆而设有军寨巡检。

朱武道“我军入舟山等地后,不到三日,杭州必知,故而此战要快,待夺得舟山后,次日我军便要突袭杭州。”

张顺笑道“弟兄们都晓得,只是不知道吴家的船队到了哪里。”

“吴家多弄潮好手,必然不会失约。”朱武看向窗外,突然想起来昔日在华阴山的时候,一时间感叹良多。

海上的风雨的确长不了,到了半夜,雨水就停了,张顺等人收拢船只,清点了一番,少了三艘船只,也不知道是倾覆还是走失,感叹一阵,继续想舟山开进。

到了初阳时候,船队已经可以看到舟山群岛的轮廓,一只船队也从舟山群岛开了过来。

朱武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对面来的船只打的都是吴家旗号,大喜道“没想到吴家居然比我们还来的早一些。”

两只船队靠近,吴家船队中一个少年通过小船上来,对朱武拜道“吴家吴璇见过朱先生。”

朱武啊呀一声,细细看了一会,然后笑道“昔日我和侯爷、许先生等人在明州初见小郎君,还是个孩童,今日却已成翩翩少年郎了,你阿姊也放心你来此?”

吴璇便是吴家名义上真正的家主,吴迪之弟。

吴璇有些害羞,脸上红了一下,然后拜道“阿姊有言,好男儿当军中觅封侯,何况天下虽大,却无我水师之敌。”

说着,吴璇的脸上又写满了自豪,梁山的水师船只有一大半都是吴家工匠打造出来的,无论是灭高丽还是平倭国,吴璇做为吴家家主,都记上了功劳,因此虽然吴璇连血都没见过,已经是假营长衔。

“好,果真好男儿。”朱武拍了拍吴璇鼓励道“你等先到这舟山,舟山情况如何?”

吴璇笑道“说来有趣,那明教虽派人占据了舟山,但兵不到三百,将只一员,只为收集珠宝,我等到后,守将离开带人乘船逃之夭夭,吾等只见到了他的背影,连有无须发都不知晓。”

朱武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道“贼军以鬼神之说行事,多为懒汉巫师,当灭也。”

说罢,朱武下令全军入驻舟山几个大岛,先安抚当地百姓,朱武留吴璇和一千人驻守,搭建营地,自己率全军前往杭州。

杭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禹时期,据说大禹南巡之时,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杭{“杭”是方舟的意思}于此,故而称为余杭,杭州背靠钱塘江,江流入海,地势平整,自从西汉时期便是鱼米之乡。到了北宋大观年间,杭州已有户二十万,是东南第一大郡。

但自从方腊起事后,杭州人口就开始迅速下降,一边是大量贫困人口参加方腊军,一边是不少富户被方腊tú shā,但即使如此,杭州依旧有户十余万,人丁过五十万,是当世难得的大城市。

钱塘江上,一只船队正在巡视,这只船队的组成很是杂乱,不仅仅有蒙冲,斗舰,甚至还有花船在其中充数。

花船上,两个将官正依靠在床榻上,看着钱塘江的美景。

“哎,真羡慕翟源、管乔他们两个,在湖州说不定还能厮杀一阵,得点军功,吾等在此,可谓是荒废时光啊。”

说话的是成贵,乃杭州水师总管,他对面的就是谢福,这四人原来都是明教风


状态提示:第四百六十一章 杭州之战(上)--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