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受伤的行动队员坐在城门边哈哈大笑,“你们他**终于来了,老子要那李九成十倍赔老子的左手。”
终于头顶的黑色消去,队伍向左转弯,空旷的瓮城出现在眼前,周围的城墙形成了一个四方的宽大天井,越过前面战友的头顶已经能看到洞开的镇海门城门,门洞那头长长的街道上火头闪耀,火光中满是晃动的人影,城门上则不断向下打枪放箭,叛军已经攻到城门附近。
“这就是镇海门。”关大弟在心中说了一句,他的连长在平山休整时亲自给他们作简报,镇海门就是农兵第三连首要夺取的地方,钟老四反复跟他们讲诉了镇海门的重要性和瓮城的特点,关大弟的脑袋不太灵光,但是他记住了瓮城就是一个小城,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堡进行防卫,以文登营的战力,只要在瓮城部署好,叛军就绝攻不下来。
“虎!”前面的战兵一声大喊,第一个局冲出镇海门门洞,火枪手一轮猛烈齐射后往两侧散开,杀手旗队呐喊着冲到镇海门大街,与那里的一批叛军厮杀起来,那些叛军挡不住这些凶猛的战兵,立即朝南边和两侧的巷道逃跑。
战兵并不追击,留在原地戒备,第九司后面两个局也开始出门,顺着城梯登上城墙,他们很快出现在瓮城墙头,往城墙两侧部署。
农兵连则开始紧张的整队,镇海门大街虽然号称大街,但两侧的廊房大半被居民私自搭建成了封闭的铺面,这些违章建筑不但使街道狭窄也让原本的排水沟被纳入室内,这是明代城市卫生糟糕的原因之一,所以这个大街上只能排开八到十人的正面,他们的任务是阻止叛军在大街上集结。
“八人成一行,每队两行。”关大弟作为最强壮的士兵,每次两行列阵都是前排,而他们排的序号正好是第一排第一队,他便成为了整个农兵连的前锋。
他面前不远处,两个穿着明军军服的人和钟老四对着大街指点一阵,谈完后钟老四随即就找来几个排长和分遣队长,对着简易的地形图部署任务。
此时前面的战兵全部出了门洞,戒备的一个局也将很快登城,钟老四来到第一排扫视了一圈他的士兵,眼光在关大弟的身上停留了一下,他随即大声道:“老子平日打骂你们,就是要让你们在现在这种时候能活下来,咱们本来是长矛兵,这些街上的活不好干,但安排了就得上,直到第八司接替咱们。情报局的人让咱们把城楼前五十步占据,老子说咱们别管几十几百步,不然你们那个长矛只能等人射死,听说叛军还有弗朗机,那更不能呆站着,每次冲击动用一个长矛排四十八人和一个火器排,让长矛队去冲,面前有人就得打得他跑不见,冲完一次回来瓮城休整,你们都听明白没有。”
“明白!”
这时城门边一声竹哨,钟老四转头一看,街上的战兵百总正望着这边,钟老四马上打出手势,关大弟的排长喊出口号,火器第一排和长矛第一排整齐的踏着脚步往前开进,战兵纷纷往两侧城梯撤退,他们将在城墙上守卫。
关大弟穿过门洞,浓烟滚滚的北城出现在他面前,这也是他第一次到府城,传说中繁华无比的大城市竟然是这个样子。
镇海门大街上的火势已经减小,一些人影开始在街道上出现,在辽东口音的呼叫声中慢慢开始汇集,他们的声音极为惶急,想必知道文登营已经到了北城。
那边很快爆发出一阵喊杀声,无数人影在长街上涌动,东侧的巷子也不停有人加入他们的人流,各种武器的锋刃在夜色中留下道道明亮的光色,朝着镇海门急冲而来。
前排站立的关大弟口中有些发干,他忽然在想弟弟是如何死的,是不是就是死于这样密集的混战之中。
“火器排预备!”火器排长冷静的声音响起,关大弟握紧自己的长矛,微微弓起身子。
乘着这短暂的间隙,钟老四在后面大声咆哮道:“长矛兵冲锋,半步不能落后,半步不得超前,杀光这帮子乱兵!”
对面的叛军越来越近,火器排长大喊一声,街道正面和两侧巷道口的火器兵一顿猛烈的齐射,前排叛军滚葫芦般倒下一地,后面的叛军依然汹涌而来。
“错落半步者死,长矛兵有进无退,冲锋!!”钟老四嘶声力竭的大喊一声,嘹亮的冲锋号鸣响。
“杀!”长矛兵齐声大吼着挺起长矛,长矛第一排四十八名长矛手排成六行,平平的向前跑去,关大弟如同训练时一般用眼角看着自己的队长,这样的跑动冲锋每日练习数十遍,依然如同条件发射一样,旁边巷道闪出几个叛军,用鸟铳向文登营射击,关大弟左侧一人被击中,后面迅速补上一人,保持着前排的整齐。
关大弟无心去看那战友,排长的口号加紧,速度渐渐加快,周围都是战友的脚步声,铁甲碰撞的叮当声密集的响起,队列越跑越快,直到他的长矛噗一声死死扎进对面一个叛军的胸膛,狭窄的街道中没有任何人能躲避,密集的长矛不用任何技巧就能刺中一个目标,前排的叛军同时停顿,扭动着歪倒地上。
关大弟刺中的对手没有任何铠甲,只是一个持着武器的暴民,他面目狰狞紧紧抓住矛杆,关大弟用力抽出长矛,看着那人胸口喷出的血箭,他竟然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