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就在修补渔网和继续砌筑窑炉中度过。渔网可以让留守人员来修补,只要仔细一些就好,另外还要加固一下,很简单的事情。而窑炉的事情只能刘宝自己亲自动手,好在之前有过经验,所以在太阳爬到天空正中央的时候,总算是把窑炉做好了。
刚完工的窑炉还不能立刻投入使用,需要阴干一两天,然后点火预烧一下,所以刘宝也没再去管它。正好也到中午了,略微午休了一会儿,刘宝就趁着这个功夫想了想昨天捕鱼的经过。
他觉得,等部落把这次的渔获全部吃完,下次再去捕鱼的时候,可以让采集队的女人们一同前往。狩猎队的人手还是稍显不足,即便女人们在力量上先天不如男性,但是人多力量大嘛。用于运输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反正不管怎么说,都不能再像昨天一样,狩猎队的成员都累成了狗。
十九名采集队的成员,就算一个人只带上十公斤的渔获,那么也是将近四百斤了,足够整个部落食用两天的。而且那只是按照昨天捕鱼的分量计算。
下次捕鱼,刘宝打算多来几次拦河作业,而且往渔网上游走的距离稍微远一点,那么捕获的数量应该更多才对?
但是这样一来,就要考虑储存的问题,部落现在只是把鱼肉弄熟的办法显然就不大合适了。怎么办呢?在盛夏季节,又没有足够食盐的前提下,只能采用刘宝的老办法,烟熏鱼了。另外,尝试着做成鱼干的话,或许也能行?下次小批量的弄一点试试看。
嗯,下午就去准备烟熏架。按照剩余鱼肉的分量和族人们的消耗速度,差不多后天就需要再一次捕鱼了。现在还有一个下午外加明天一整天的时间可以用来准备。
迷糊了一小会之后,刘宝拍拍脸,就起身开始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族长和羊蹄则笑眯眯的看着刘宝忙来忙去。
虽然刘宝要做什么他们并不明白,但是这段时间的事实已经证明,刘宝做出来的东西都是有着很大用处的,给部落带来的改变也是显而易见。所以他们对此算是乐见其成,能帮上忙的就帮,比如编篮子和修补加固渔网,帮不上忙的话也不会去干扰。
熏肉架并不难做,在齐山的时候刘宝自己就做出来好几个。所以这时候也算是轻车熟路。拿着钢条磨出来的直刀,在洞口附近收集到足够的木棍和枝条后,将它们一一运回洞穴。
至于绳索和藤条是不缺的,族人们现在基本都已经知道了它们的用处和做法,况且采集队和狩猎队每天都在带回藤条。
回到洞内之后,刘宝首先做的不是制作熏肉架,而是把羊蹄和莠拉过来,教他们制作藤筐。之前为了赶制渔网,所以编完篮子后就暂时停工了,现在正好续上。因为基本工艺差不多,藤筐可以说只是放大版的篮子,所以稍微演示一下怎样放大尺寸,羊蹄和莠就明白了。
“这么大的篮子,装满东西之后,恐怕族人拎不起来吧?”羊蹄犹豫的问着,莠也面带疑惑。
“对,一个人当然拎不起来。不过这个可不是篮子,在我们那里,这种东西叫做‘筐’,本来就不是为单独一个人准备的。到时候,我们只要在筐子的上沿口编进去几个提手,就可以让两个甚至三个人一起提这藤筐了。能装的东西也可以更多,比一个个的小篮子更实用。”
羊蹄和莠这才恍然大悟,旋即满腔热情的投入到编制作藤筐的工作中去。乖乖隆地咚,大巫又教会了他们一个技能,这可是难得的好事。
以前这么多年,部落里除了那些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技艺之外,大家谁能学到这些新东西啊?偏偏刘宝教大家的这些新玩意新技术的用处还都很大。
一边指导着羊蹄和莠编制藤筐,刘宝一边在制作熏肉架。这次他做的还是三角形的结构,因为这样最简单。三根削去枝条的小树干,顶端绑在一起,然后三根木棍分开立在地上,就成了一个三脚架。
再在三脚架的中间位置,用小树枝变成三角形的格栅,绑在三根木棍上。这样三脚架就稳固了,而格栅上则用来放置鱼肉。格栅距离地面要有一定的距离,便于放置火堆和冒烟,不然离得近了,被烧着了可怎么办?都是木质的东西。
下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族人们各司其职,就连老斧头也在忙着。刘宝又找出了一块铁件,交给他去打磨。唯一无忧无虑的,就是那几个孩子们了,都在嘻嘻哈哈的玩闹个不停,发泄着他们那无穷的精力。
说来也是奇怪,除了刘宝之外,大黄小黄不允许其他任何族人去抚摸它们。唯有这些孩子可以靠近,并且在一起玩耍的还很愉快。听听孩子们那接连不断的笑声就可以知道他们有多开心了,而大黄小黄也显得很是愉快。
今天的狩猎队和采集队回来都比较早,跟以前差不多,并没有什么意外的状况。不过他们不约而同的都带回了大量的藤条,采集队甚至再次拖回了一根竹子,只因为小猫记得刘宝说过,竹子的用处很大,备上两根没坏处。不说其他的,就是现在族人们人手一只的竹碗,不就是很好用吗。
不过采集队另外还带了不少的野菜,想来用它们跟鱼肉一起烹煮,应该更有滋味吧?只可惜刘宝今天才把窑炉完工,还没有开始烧制陶器,所以能煮鱼汤的也就还是那两个罐子外加一口陶锅。
虽然野菜的处理和烹煮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但是晚餐其实还是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