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隐隐约约的小径,胖子边走边注意着地上。休息之前想好的,这回去的路上要注意着搜寻野菜。没办法,都在地上长着呢,要是长在树上倒是省心了。不过胖子也不敢一直保持着低头找钱包的姿势。今天差点就吃了一个大亏,怎么能不长点记性?
就在刚才,他起来之后没多久,才出发一会儿,在穿过林子里几棵大树的时候,就听见身后传来“轰隆”一声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等胖子回过头来一看,顿时两腿发软,被吓得的浑身一阵白毛汗,紧接着就是后背一片冰凉,这个后怕啊。原来是有一大根足有两米长的粗大的树木枝干掉落在他身后,地面上都被砸出了一个坑洼。要是他走慢了一两步,还不是正砸在脑袋上?那么粗的枝干,不死也得残啊。
胖子抬头看看,树冠中一个明显的窟窿,给稍显阴暗的林中增添了几许光线。走上前去,仔细观察了一番。掉下来的这根木头直径足有十几公分,但是已经完全干枯了。“嗯?枯枝?那它怎么跑树上去的?不会有谁这么无聊,把这么粗这么重的木头弄到树冠上去吧?”胖子摸摸脑袋,表示非常疑惑。
不过紧跟着他就想起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在哪里看过的一篇纪录片,有这么一丁点的印象,说的好像在东北的深山老林子里,那里的赶山人称呼从天而降的木头桩子叫“吊死鬼”,难道,这也是同样的道理吗?
据说在无人扰动的原始森林里,树木自由生长,自然枯荣。有的枝条因为生病或老死的原因,而造成了脱落。但有时候树冠间枝条太茂密,托住了这些脱落的枝条,机缘巧合之下形成了平衡。而人们从林间走过,因为凑巧,或者是扰动了树木,破坏了这种平衡,那么挂住的枝条就会从天而降。运气不好的话,底下路过的人或动物就会被砸个正着。
胖子分析了半天,大约也只有这个原因可以说得过去了。抹抹头上的汗珠,后面的路上,胖子都是先看看前面有没有什么情况,搞清楚树冠上没有这些危险的陷阱,才敢低下头寻找一些野菜。然后走过一段距离,再观察一下四周,这样循环。想想前面这么多天都是无病无灾的在林间肆无忌惮的穿行,胖子不由的感叹,自己运气实在是好。
因为要观察环境,注意头顶,并且一路收集野菜,走路的速度自然就快不起来了。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好处,观察的仔细了,看到的东西自然就更多了。这不,还没找到多少野菜呢,胖子已经下了一只虎皮斑鸠和一只很少见的火斑鸠了。
斑鸠嘛,很常见,有时候也俗称野鸽子。住在城市里的人呢,常见到的是珠颈斑鸠,简称“珠颈”,特征是体型纤细,大约30公分左右,重不过半斤上下,相对其他的斑鸠种类而言尾巴比较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脖子了,后颈与脖子两侧是连成一片的一大块黑斑,其上遍布白色圆形小斑点,像是一粒粒的小珍珠,又像是戴着一条珍珠项链,这也是这个种的名字由来。珠颈似乎更愿意与人类近距离生活在一起,有时候甚至常常在小区居民家的窗台阳台空调架上筑巢繁殖。
而在郊区,或者农村野外,更常见的则是虎皮斑鸠,胖子他们直接简称“虎斑”。相比珠颈,虎斑的体型明显更加粗壮,重量更大,有的个体将近一斤重。特征是上体的深色扇贝斑纹,尤其是两个翅膀,整体覆盖着灰褐与红棕间杂的网格状菱形斑纹,叫声比珠颈更加深沉。
大家一般只知道野鸽子或者斑鸠,而能分清珠颈与虎斑,并且知道它们都是属于斑鸠种类的人就不大多了。实际上斑鸠分布很广泛,而且也有很多种,或者说亚种。据胖子所知,池城有六种斑鸠分布,而他亲眼见过的就有五种。除掉常见的虎斑与珠颈,还有灰斑鸠、火斑鸠和山斑鸠,当然,大部分人没见过后三种,或者见过了也没在意过。在他见过的这五种斑鸠中,体型最大的是虎斑与山斑鸠(这两种外貌最像,胖子都时常混淆),最少见的是灰斑鸠。而个体最小巧的就是胖子今天下的火斑鸠了,一般都只有20公分左右大小,特征是脑袋与脖颈为蓝灰色,后背与两个翅膀是醒目的葡萄红色,只要注意观察,看看体型再瞧瞧毛色,基本一眼就能认出来。
不过火斑作为体型最小的一种,似乎比其他的斑鸠更加机警,动作也更加迅速,难道真的是“浓缩的都是精华”吗?胖子多年的狩猎经历中,下的火斑都很少,往往是还没等人靠近,就已经直接飞了,根本不给你机会。这次是胖子停下脚步,注意观察环境的时候,隔着老远就听见斑鸠的叫声。走了一段距离之后,再掏出单筒望远镜,寻声找去,起码三四十米之外,一棵杨树顶上站着两只斑鸠,从望远镜里看去,一见那毛色,胖子立刻就认出了那是火斑。
如果是虎斑或者珠颈的话,胖子可能还会尝试靠近一点,但是火斑的话就不行了,它们向来都很警觉。而且胖子所在的位置,再往前有一小片林间空地,很容易暴露他的身形,惊走火斑。而一般情况下,要是不能接近的话,不管什么猎物,这么远的距离他也就放弃了,也不在乎这么半斤都不到的斑鸠肉。而且不像以前,浪费点钢珠无所谓,用完了再买就是了。现在这地方可没法补充,不能这么无把握的浪费。但是今天例外,因为不知道怎么了,胖子感觉自己状态特别好。
相信大家都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