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都市现代>美利坚资本贵族>第六二零章 智能拉近距离

林克稍稍停顿了一会,等台下的人消化了那个系统的理念之后。

然后他继续说:“斯特鲁斯公司经过多次实况模拟。结果表明这种系统,能在零点一秒之内对突发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准确反应。按照现在的成本,一台卡车需要安装两台计算机,成本只需要一万五千美元左右。这只相当一命长途司机接几个月的人工成本。”

“当然,这个系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智能卡车的后勤维护。卡车的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但人类是时候进入第三次物流革命了。我们人类有能力将这套系统的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降低到比目前的陆地运输更低廉,并且让它更高效。”

他说的,是要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可以通过移动网络给智能运输平台指引线路,在线路上智能运输平台自行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减少需要人力排解的问题。比如车胎,比如卡车长途行驶过程中减少零件检查的需要等等,又比如各国进出境的控制转换问题。

但那些都是可以解决的。

首先减少汽车的联动零件,提高可能因为长途行驶中可能出问题的零件。比如使用实心轮胎,比如改善路况等等。又比如在沿途设置过往车辆检修站等等。

那虽然需要改变整个行业。但如果能有那样的系统,对世界的物流行业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全天候运行不用担心司机的疲劳驾驶。特别是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如果减少了司机的人工成本,可以适当提高车辆的生产成本,生产出可以应对极端天气的运输平台,而不用担心暴雪暴雨天气的影响而无法通行。

最重要的是,林克还提到了在将这个智能应用到港口装卸方面。在国际物流中,港口的装卸货效率决定着海运成本。

他最后说:“这样的智能系统如果普及,会让大多数的长途卡车司机失业。但是沿途的检修站,可以安置一部分的司机。无人运输终端到货物客户之间的运输也可以解决一部分的司机就业。用这种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系统对社会造成的冲击。”

台下的人一开始觉得他说的并不怎么新鲜。毕竟无人驾驶这个理念早已经被人提出。只不过,他们听着听着,听出了其中的商机。

之前的人提到的无人运输,主要是控制更容易的城市内部的无人驾驶或者是短途飞行。

因为现在的所有无人驾驶智能都需要预先布设好的感应器,运输车辆需要按照固定的线路运行。而且在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上还有很大的欠缺。那些无人驾驶的车辆,要有专用道路。修建那样的线路成本很高。

而林克提出来的这个智能系统如果真的能实现,在构建那样的运输网络时的成本完全是可以承受的。

现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有了移动网络信号。全球定位也丝毫不是问题。那样的运输平台可以通过各种感知设备,让车子如同有人驾驶一样在普通的公路上行驶。

如今的某些地区的汽车运输要比火车慢,运货量也小得多,但是在运输便捷方面,汽车却远远超过火车,也更加灵活。想一想,可以二十四小时运转运输系统,能提高多少的效率?

按照林克提出的方案,以港口作为终端,向其它内地城市辐射,或者在区域中心城市设立一个终端,可以加快在不同产业区域之间的往来。那不管是对国家之间还是各国境内的物流都会起到一个提速的作用。

那些是需要依靠物流系统的企业重点考虑的东西。而另外一些人,则是关注他提到的智能。

斯特鲁斯系统虽然没有学习能力。但是在针对性强的行业,这样的系统似乎比那些潜能的智能系统更强。

人类开汽车的历史已经一百多年,汽车的交通规则早已经完善。在这个前提下,如何应对路面上遇到的突发情况,人类司机有足够的经验。只要将那些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应对的方式储存到电脑中,系统自动选择最理想的处理方案组合。那可能比有人驾驶更安全一些。

尤其是司机还有疲劳驾驶的隐患,在遇到突发事件是反应迟钝,而智能程序,却不会因为长时间驾驶而疲劳。

不管林克提出的方案是是否实用,但他可能是第一个提出陆地长距离无人驾驶详细方案的人。仅这点就能让台下的人赞赏的。

技术的发展通常都是提出假设,最后不断完善到实用的。而林克提到的方案,似乎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实用性。

很多人心中都有问题,但这个时候,并不是最好的提问时间。林克发言结束,转身向后台走。

从身后的掌声看来,他这次发言还算是成功的。

他已经开始筹划建设一个无人运输系统,他也许可以成功,但那不是他一个人能玩得转的。

而且柑橘手机在中国销售引发的风险,让他决定提前将这个理念向世界公布。

如果世界都认可这个理念,一起发力普及这个系统,他建立自己的无人运输网络也更容易一些。只要美国不是无动于衷,就算所有人都在观望。他主动做那个小白鼠的话,美国一些行业还是会支持的。比如说移动通讯网络的支持,再比如交通规章方面需要做出来的调整。

他在这个场合提出他的想法,而不是在美国。为的就是想将这个系统的核心紧紧握在自己手中。美国其他人想要抢夺,也不敢太过无耻。


状态提示:第六二零章 智能拉近距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