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要了命了,这还让人活吗?既然要活下去,不想被累死,也不想被杀头,就得想办法。
事实证明: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武器是不能丢掉的,太显眼的东西,很容易让人看到的,看来能丢弃的就只有粮食了。说的是不让遗弃粮食,可是你说不让遗弃就不遗弃了吗?只不过是不让你看见就行了么!于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士兵们就在自己的帐篷里挖个坑,把自己的粮食偷偷埋起来。这样自己身上的负重就轻了许多,如果有人问,就说是自己饿疯了,饭量大,吃的多了,所以剩下来的就少了。
一两个人这样做了,大家也都有样学样。
由于粮食被丢弃的多,隋军没有行进多久就有点吃紧了。为了能坚持下去,大家只好省着点吃,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吃不饱。
当隋军到达鸭绿江边的时候,高丽的将军乙支文德假装成使者去探看隋军的虚实。当他进入隋军大营的时候,他看到的隋军士兵们一个个都是吃不饱而有气无力的样子。
宇文述和于仲文知道了来人就是高丽主将乙支文德的时候,就要把他抓起来,可是慰抚使尚书右丞刘士龙坚决不让,因为对方现在的身份是使者,这是有违“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信条的。
乙支文德结结实实做了一回侦察兵,被放走了。
乙支文德前脚刚刚走出隋军的大营,于仲文后脚就后悔了,他派出人马去追,可是乙支文德已经走出了隋军大营这座虎穴,小命差一点儿丢掉,怎么肯再回去?他快马加鞭,用最快的速度渡过鸭绿江,平安地返回了高丽。
失去了乙支文德,宇文述非常失望,而且大军粮草已经没有了,所以坚决要撤军回去。可是于仲文坚决反对。他慷慨陈词:“陛下以十万之众付与我等,今天只是遇到小股敌人,我们就退回去,怎么有脸去见皇帝陛下?”
按说此时宇文述的建议在正确的,没有军粮的军队是根本不能持久的。
然而当初九路大军进发之时,隋帝杨广曾交待:如果遇到争议,一切指挥都要听从于仲文。既然如此,宇文述也只好听从于仲文了。
宇文述和于仲文率军渡过鸭绿江前去攻击高丽军队。
乙支文德已经知道隋军缺粮,士兵们吃不饱,是不可能持久进攻的。为了把隋军拖垮,他带领军队假装败退,引诱隋军深入。隋军果然上了当,看到高丽军队一触即溃,于是奋力向前追赶,一天之内连打了七场战斗,七战七捷。当然了,只是高丽人假装败退的,隋军虽然胜利,却并没有太大的斩获和缴获的物资。在胜利的诱惑下,隋军不顾肚子的饥饿步步进逼,一直渡过萨水,追到离平壤城三十里的地方,这才依靠山势扎住了营寨。
经过几天的急行军,乙支文德知道隋军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可能发动攻击了。
战场形势开始发生逆转,高丽人知道机会就要来了,胜利就要属于他们了。但是他们知道隋军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为了避免困兽之斗,乙支文德又耍了一个手腕,他并没有在这个时候去攻击隋军,而是派遣使者再次去投降。他们告诉宇文述说:“你们的攻势太强了,我们已经决定投降了。等你们的军队向回撤退的时候,我们要和我们的国王高元到你们皇帝的行宫去投降。”
宇文述此时已经是没有办法了。向前去,军队已经没有了粮食,士兵们都挨着饿,根本不可能再去攻击城墙高大坚固、防御工事一应俱全的平壤城。如果那样做,到时候不要人家高丽人动手,自己的手下自己就会饿死或者哗变了。唯一的选择只有撤退,况且此时高丽人已经投降来了,自己也算有了面子和撤退的理由。
那就撤退吧!
可是身经百战的宇文述还是保持了一个将军应该有的谨慎。这撤退的时候,隋军摆着整齐的方阵向后有秩序地撤退。可是他们很快发现在他们的四周出现了高丽人的军队。
这些高丽军队不断地骚扰着撤退中的隋军,好在隋军的阵型很严密,一边抵抗敌人的骚扰一边撤退,高丽军队多次的骚扰并没有对隋军造成太大的伤害。
七月,隋军来到了萨水边。萨水,一条并不太有名的河流。从此将变得让很多人记住了它的名字,也让很多的人终身难忘,刻骨铭心。就在不久前,隋军刚刚从这条河上渡过去追击高丽军队,现在他们有撤退到了这条河边。但其中的许多人已经不可能再次渡过这条河流了,他们并没有领到返程的船票,却走向了奈何桥。
此时已经进入秋季,河水变得非常的迅猛。就在这条河边,战争开始发生了大的转折。就在隋军撤退过河刚刚渡过了一半人马的时候,高丽的军队突然从背后发动了攻击。
高丽人的攻击非常的猛烈,更糟糕的是此时的隋军正忙于撤退过河,队伍也正是混乱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了抵抗的决心和战斗的意志。既然已经有许多的人渡过河的对岸了,我们还是抓紧时间赶紧过河逃命吧!
其实这就是巧妙地利用人们想活命、不想被别人利用为他人挡枪的心理而采取的一种战术。这在兵法上是很有名的所谓“击敌于半渡”的战法。
隋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