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恐怖悬疑>古物纪>第十二章 不后悔么?人生不是交易

我想做官。世上想做官的人千千万万,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对进士及第的我而言,做官却也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儿,通过“释褐”即可。上古之时,物产不丰,老百姓穿的是葛麻、兽毛织就的粗布短衣,以颜色名之为“褐”,反过来说穿“褐”的也就是贫贱、卑贱的平头老百姓,既然要当官自然要脱去平民的衣服,易之以官服——故而官员始任官职称为“释褐”。就大唐科考而言,考取常科的士人只是有了“出身”,即做官的资格,还需经过吏部的铨选方能正式授官,吏部的铨选也被形象的称为“释褐式”。

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腰缠万贯、倚红偎翠,我辈凡俗之人无不希冀于此,世上俗人多如过江之鲫,面对官位自是趋之若鹜。高宗麟德年间,有人统计内外官阙,共有官位一万八千八十五员,而当时拥有“出身”,即有资格得官者,已经有十二万余人,大抵总要八九个人争一个官位。官额往往有限,而每年各科取中的贡士,以及荐举、门荫、辟署、吏员入官,具有“出身”的人总是越积越多。官路壅塞怎么办?考试呗!于是就有了“释褐式”。释褐式每年十一月初一开始,由吏部主持。不同于科举重文理,吏部考试则重“身言书判”。一曰“身”,取其体貌丰伟;二曰“言”,取其言辞辨正;三曰“书”,取其楷法遒美;四曰“判”,取其文理优长。

得陇望蜀之心,不独汉光武帝有之,我辈读书人也是有的。只是未曾生逢乱世,不能追随明主开创一代基业,那自然只能在官场仕途上打转了。于我而言,指望科场连捷,在释褐式中取得一个好名次,便是我的得陇望蜀之心了——释褐式后,例有“注唱”,注是吏部官员询问通过释褐式的准官员志愿如何,想去何处任职;唱是吏部唱名,宣布准官员任职何处。释褐式中名次高的,一般而言有更多的选择权,意见也更被重视。

我的志愿即是内用。这话听着是废话,去问十个参加释褐式的士子,恐怕有七八个回答愿意内用。“内用”与“外放”相对,朝廷中枢及京城附近的官缺即为内用,地方上的官缺就是外放了。校书郎、正字、京畿县的主簿县尉无论何时都是士子们的首选,愿意外放地方的,大多是实心任事却不识时务的呆子。

我的内用却不是为了前程,是为了小玉。自从相识那夜我不知何故得罪了她,已经有将近两年了。说来奇怪,明明是自己主动提出了写的誓约,写到一半却掷笔不写,我自己都没想明白;遇到这种事儿,任谁都会生气吧。但相识己久,虽然开始的时候有些仓促,我们还是有情的。

————————————————————————————————————

“请问,志愿如何?想外放,还是内用?”

“想内用。想留在京畿附近,多……”我说道。话还没说完,却被问话的郎中打断了。

“多?想内用的人永远都那么多!”吏部郎中打量了我两眼,微微摇了摇头,“且‘注’下再说”。

三天以后,结果出来了。唱名官的声音却那么让人沮丧:“陇西李益,大历四年进士。外放岭南道、崖州、珠崖郡、文昌县主簿”。

这个结果让人心灰意冷。文昌古称“紫贝”,自西汉开始已设建置,但至今仍是炎热瘴疠之地,流放犯人都嫌远的地方。

我实在不想去,依例“注唱”是可以不去的,有两次改注改唱的机会,合着第一次称为“三注三唱”。如果依旧不符所愿,还可重新参加铨选。然而,虽可申诉谁又能保证放的官职定能如愿,因此如能找人活动才是上策。我有个族叔李揆是乾元年间的宰相,虽已罢相总还有些门生故吏,且去上门拜访求个照顾,正所谓六亲同运,想必叔父也不会不帮忙。

————————————————————————————————————

“你我叔侄,份属至亲,哪有不成全你的道理?”肃宗皇帝誉之为门第、人物、文章“三绝”的老宰相早已没了当年燮理阴阳、秉轴持钧的宰相风采,花白的须发衬着略旧的罗衫,越发显得老迈。

“不过~听说你在长安的名声~嗯,行止可有些不那么妥当的地方。”叔父拈着胡须沉吟道。我知道他说的是我和小玉的事情,瞬间竟踌躇起来不知该如何向叔父说起。

“年少fēng_liú,走马章台,原本算不得什么事儿。我也不是没有年轻过~”说道这里叔父狭促的笑了笑,给了我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

“只是,我听说你近两年都和那个叫小玉的花魁来往,这便很难得了。还住在了她哪里?这不是成了“庙客”了么?难道你们有了婚嫁之约?”说道这里李揆的脸色已经有些严峻了。狎客大抵可以分成两类,以金银厚结,经常光顾花魁的谓之“恩客”,大抵对行院来说给钱就是最大的恩了;以情义相交,经常受花魁接济的小白脸谓之“庙客”,就像借宿在庙里的做食客的书生一样。

“我确实和小玉相知,也有结姻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揆打断了。

“确实就好。且不要说别的话了。回家见见你母亲再说吧!”李揆便欲拂袖而去。

“你母亲可是为你操尽了心啊!”我呆呆的坐着,想着心事,却见本已步入后堂的李揆遥遥又说了这么一句。

————————————————————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 不后悔么?人生不是交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