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后世另外一个超级大国,米国也是它孕育出来的。
这两个血脉相连的国家,主宰了后世300年历史潮流。
当天朝崛起以后,才打破了它们的称霸历史,使它们逐渐走向衰落。
除了我们以外,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挑战它们的霸权。
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压轴篇,对米国的讲解,将成为接下来的主线。
然而,将这部分内容理解为解读米国,又是不够全面的。
我们需要从更高的纬度,来看待接下来所以展现的一切。
在z治领域,主角似乎总是那些,具备“帝国”属性的国家。
虽然按照“帝国”二字的愿意来划定范围的话,应该只有君主制国家,才有机会被称之为“帝国”。
但在21世纪,全球仅剩余二十多个君主制国家,且君主权力大为受限的后世,“帝国”概念的使用范围,早已不再局限于君主制国家。
国家是否强大,并非认定一个国家,是否具备“帝国”属性的唯一标准。
能够被视为“帝国”,甚至被冠以“帝国主义”之称,更要看是不是有强烈的扩张yù_wàng。
当然,在后世z治中,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很难摆脱“国强必霸”倾向的。
最起码,你不能阻止你的竞争对手,基于你的强大而产生危机意识。
因此,不管自身认不认可,“米帝国主义”乃至“z华帝国”这样的标签,始终会不时出现在人类的视线中。
如果要评选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帝国,一战结束时的“大英帝国”,以及冷战结束后的“米利坚合众国”,应该是最有力的竞争者。
前者凭借对德国的胜利,将殖民地扩大到了,m古帝国和西班牙帝之后的3370万平方公里(1920年)。
后者则击败了,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第3个大陆帝国——s联,成为后世这个星球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一定要说区别的话,那就在核武器讽刺性的,成为人类和平扞卫者的情况下,
大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的风险,已经趋进于零,领土争夺亦不再是国家博弈的重点。
如果仍要用“帝国”这个带着腐朽气息的名词,来形容参与竞争的大国们,那么帝国们的战场,更多体现在,经济及价值观层面的竞争上。
虽然老话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历史经验不能简单套用在21世纪。
不过,“太阳底下无新事”,在人性和这个世界的物理状态,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了解历史的意义还是很大的。
尤其是大航海时代及其之后的历史,能够完整的告诉我们,后世的世界是怎么形成的。
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英国和米国的历史变迁,尤其显得重要。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代表,更在于地缘关系复杂的英米两国,
还在对21世纪,以及以后的国际z治格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再来说说“大航海时代”的定义吧。
狭义理解“大航海时代”,或者“地理大发现”的概念,通常指向的是15世纪中到17世纪末。
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前,世界的范围,其实只局限于,由欧亚大陆及北非所组成的“世界岛”内。
及至17世纪末,地球表面90的陆地及海洋,都已经为人类的足迹所涉及。
当然,这在后世,依然是一个z治不正确,或者说从旧大陆人类文明角度出发的说法。
最起码,美洲、澳洲、黑非洲等地的原住民后裔,有理由认定他们的祖先,早在数千年前,就代表人类做过这些工作了。
狭义理解“大航海时代”的话,英国并没有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角。
因为回顾历史,英国真正击败对手,称霸海上是在18世纪。
然而,从“地理大发现”的角度来说,旧大陆人类对一片陆地的“发现”,
并不能局限于某一个航海家,机缘巧合的,经过这片陆地的某个点,并将之标注于地图之上。
以澳大利亚为例,17世纪初的西班牙、荷兰航海家,就已经看到,甚至登陆过这片大陆。
只不过,一直等到1770年,着名的英国库克船长,发现澳大利亚东海岸后,这片土地才因为英国的殖民,慢慢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另一个案例,是旧大陆势力,对刚果雨林的探索。
尽管,葡萄牙人早在15世纪,就已经触及这片雨林的边缘,但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
才有探险家能够深入,这片全球第二大雨林,并得以窥见它的全貌。
其后,关于刚果的争夺,直接触发了,5年的“柏林会议”。
正是这次会议,掀起了西方列强对非洲,乃至世界的z治瓜分狂潮。
可以这样说,柏林会议之前的“世界”,还处在不断被“发现”的阶段。
此后,则进入了z治版图重组阶段,并对后世世界的z治版图,造成了深远影响。
如果你认为“大航海时代”的核心价值,是“地理大发现”的话。
19世纪末或者说柏林会议本身,更应该被认为,是这个时代的终结。
上述断代的意义,在于能够让我们,从更广阔的历史空间,窥探后世世界的形成过程。
一片土地的“地理”属性,往往是十分稳定的,但“地缘”属性,却因为“人”的因素介入,相对没那么稳定。
z族、宗j、经济、文化、z治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