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碧海残阳>第一百三十八章 继续北狩

送走了大明的使者,高丽朝廷继续开会,议题是往哪里去“北狩”。当然,进入正题之前,保卫平壤的口号还是要喊喊的,否则难以向臣民们交待,不要小看这种多此一举,这可是关系到“政治正确”的。

尹斗寿、柳成龙一班人跳出来,声泪俱下要求死守平壤,李昖也泫然泣下地表示要与倭寇决一死战,但没等这出前戏表演完,负责城防的李镒就派人来报,说是一股近千人的倭寇已经渡江,占据了大同江中的一个小岛。君臣们顿时乱作一团,这倭寇怎么说来就来了,李镒不是说倭寇主力还有两三天才能来的吗?“智囊”尹斗寿还算冷静,他也不相信倭寇的主力会来得这么快,于是让李昖下令李镒出城迎敌,他估计也就是一些倭寇的前哨。

尹斗寿没有料错,不到一个时辰,李镒就派人回来禀报了,确实是倭寇的小股前哨,被高丽军一顿弓箭射击后,自行退回东岸去了,不过倭寇在沙滩上立了根柱子,悬挂了封书信,李镒也没打开看,直接让人送回来了。

高丽君臣们打开信一看,原来是小西行正又提出议和了,并指定由礼曹判书李德馨做谈判代表。这已经是小西行正第三次向高丽朝廷提出议和了,第一次是在东莱,第二次在临津江畔,小西行正的条件都是“借道伐明”,但无一例外都被高丽人拒绝了。高丽人大概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家伙吧,小西行长这次本也没抱太大希望,可是不久就有信使报回报,高丽人的榆木脑袋终于开窍了,愿意和他谈判。

高丽派出的是李德馨,倭军方面是宗义智的家臣柳川调信和僧人景辙玄苏,双方使者就在大同江中的小岛上会晤。李德馨和这几个倭国人是老相识了,宗义智出使高丽的时候,都是由李德馨负责接待,这也是倭军要求李德馨当代表的原因。

李德馨首先质问倭军大举入侵,坏了两家情谊,要求倭军立即退回东瀛。

景辙玄苏却道:“非也,我们大倭国这可是为你们高丽着想,我国劳师动众地北上,是为了与大明恢复朝贡,不料你国中颇多小人,阻挡我们的去路,还造成了许多令人困扰的遗憾事件。现在我再次郑重要求,让开通路放我军过去,否则到时候追悔莫及。”

景辙玄苏还提出了议和的条件,就是高丽像琉球一样,成为倭国的附庸国,这样高丽不但不会再遭兵祸荼毒之苦,高丽国君还能继续当他的大王。

景辙玄苏哪里知道现在高丽君臣已经有底气了,他们估计大明是肯定会伸出援手的,李德馨当即回应道:“我国事大明如父,宁愿玉碎,也不能让你军再前进一步了。如果你们真的有意议和,就请撤军回国,再派使臣从水路前往浙江上岸,我们或可考虑为你们和大明调停,否则届时大明天军一到,尔等恐难返乡。”

景辙玄苏想不到高丽人到现在还如此冥顽不灵,气得跳脚,说道道:“我军字典里没有‘撤退’这个词!如果你们决意找死,那就没有什么和谈可言了!”说罢掉头就走。

鸡同鸭讲,自然讲不出个名堂,高丽人现在觉得有大明撑腰,自然不会向倭国屈服。小西行正听到回报,也不奇怪,遂下令全军准备渡江攻打平壤城。

平壤城里的李昖也没闲着,趁着谈判的时候,他召集大臣们继续商议往哪个地方跑。其实原来在开城时,李昖就决定退往平安道,但现在尹斗寿、柳成龙等人又老调重提,要求退往咸镜道,因为那里山高路远,地势险峻,还有精锐的北地骑兵护驾,足以对抗倭军。他们想的是保住高丽社稷,不要让李昖借机跑去大明当安乐王,那样高丽就彻底复国无望了。

但李恒福等大臣还是坚决主张退往平安道,在他们看来,咸镜道他们能去,倭军也能去,至于高丽军队,他们早已不抱任何希望,只是给倭军送人头而已,只有老老实实依附大明,才能保住最后的复国希望。当然事情不对时,跨过鸭绿江就能跑进大明,倭寇也只能望江兴叹,而在咸镜道,图们江对面却是野蛮的女真,那可是食人生番,多半会杀了他们吃肉的。

朝中大臣继续为往哪里跑争论不休,李昖却不想再费时间了,他知道要等这帮混账争出个结果来,倭军早进城了。但没等他下旨“北狩”,争论的大臣们却提出了折中的办法,就是效仿当初唐玄宗“灵武禅位”之事,让储君光海君与李昖分开走,李昖去平安道,光海君去咸镜道,免得被倭寇一网打尽。

李昖一听脸就垮下来了,他还正值壮年,哪能拿当初昏庸老迈的唐玄宗来比,这些大臣是想要干什么?尹斗寿在一旁见李昖就要爆发,赶紧出来打圆场:“今上圣明,如日当午,储君年少,尚不能当国,此议为时太早。”

“灵武禅位”被否决了,但王子们确实不能全都和李昖聚在一堆,光海君肯定不能离开李昖,长子临海君已经去了咸镜道,顺和君也去了江原道,信城君李珝身体不好,只能跟在李昖身边,年纪稍大的就只有定远君李琈了,但北方四道(现在只有两道了)都派去了王子监军,他没地方去了。

老辣的尹斗寿谏言道:“殿下,南方诸道虽然被倭寇侵占,但尚有不少郡州在我军掌控之下,朝廷北狩,与南方消息隔绝,臣怕将来有藩镇之祸,须得遣王子南下监军,也让南方官民百姓知道大王威仪还在,朝廷中枢尚存。”

李昖担忧地说道:“如今南北隔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八章 继续北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