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帝建立部落联盟到周朝分封,再到春秋战国,唐志结合地缘政治跟大家分析华夏民族是如何从点到面扩张的,围棋有一句行话“金角银边草肚皮”,这是说一个子下在盘上价值是不等的,下在角上最高,边上其次,腹中最低。这是我国古来的俗谚。下在角上象金子一样可贵,因为角上不仅得空多,而且易守难攻,先占据的一方可以以逸待劳;边上便次一等,如银子一般;中腹更次了,简直象茅草一样不值钱。争霸中原也是这个道理。周王在分封的时候,把最好的中心地区分封给了自己的族人,那些边缘莽荒之地全给了外姓。这样的结果就是在春秋混战时期,春秋五霸都是处于边角之地,他们在和戎狄的斗争中不断扩展自己的领土,做大做强,最后凭借自己强大的实力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当时的华夏民族远没有后来的强大,即是在关中地区,也有许多羌戎各族也在这里繁衍栖息,周幽王就是在骊山之下被北方的犬戎部落杀死,西周被迫迁都到洛阳,从而让陇右的秦国占据渭河平原,奠定统一天下的基业。
因为武力没有占据绝对优势,春秋各国为了灭掉周边的部落,无所不用其极。秦穆公以女色为诱饵,离间戎王和大臣由余的关系,从而让由余为自己所用,最终击败了20余个西戎部落;秦宣太后芈月和义渠王翟骊二人在一起私通长达30年之久被杀,最后义渠国被秦国占领;赵襄子为了灭掉代国(今大同蔚县),先把姐姐嫁给代王,再设鸿门宴击杀代王。
接下来唐志给大家分析几个地缘板块:关中平原、三晋之地、河洛地区、巴山蜀水、汉江平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江东平原,春秋战国及其后来的战争都是围绕着这些地缘板块进行。受这些地缘限制,大家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历朝历代的战争总是发生在同一地点,或者是关卡、或者是渡口,因为当时的科学技术不可能克服地理交通条件的制约。
最后说的是蒙古高原板块,“大家都知道,对华夏威胁最大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打倒一个匈奴,来了一个鲜卑,而且更强悍,最后入主中原。鲜卑汉化了,好不容易消化了,又来了一个突厥,突厥之后还会有新的游牧民族兴起,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么北方游牧民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他们赖以生活的环境到底怎么样?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后面才能考虑如何治理的问题……”
蒙古高原可以分为三个地缘板块,第一是被色椤格流域所覆盖的,贝加尔湖南部这个类盆地区,这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中心区域。因为在蒙古沙漠戈壁以北,所以被称为漠北,贝加尔湖可谓大名鼎鼎了,因为苏武就在这里牧羊。
这个类盆地地带内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河流众多,且均匀分布。由周边山脉上流入腹地的河水,首先是汇集到了一起(色椤格河),然后向北注入了贝加尔湖。也就是说,从水系的角度来看,蒙古高原的这块核心板块,是被扇形分布的“色楞格河水系”均匀覆盖。这种地势低缓,水源充足的结构,无疑是有利于连片草原的形成的,这也让色楞格河水系地区,成为了众多游牧民族的驻地,而最初的匈奴部落,也正是活跃于色楞格河上游地区的一支游牧部落。
第二个板块就是被匈奴视为右翼的区域,由北至南紧密排列着东、西萨彦岭,唐努乌尔山,杭爱山、阿尔泰山脉,以及阿尔泰山脉的东部延伸——戈壁阿尔泰山。因为南方是荒漠,贝尔加湖以北又是高纬度寒冷地区,所以中心区域的匈奴只有向左右两边扩张。所谓山水总相连,山脉越高,拦截水气、蓄积雨(雪)水的能力就越强,因此相比地势平缓,腹地无高大山脉分割的蒙古高原“中央戈壁”区,蒙古高原西部在水资源方面是很有优势的。
不过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高大山脉过密的存在,虽然有利于植被生长,却也让森林挤占了游牧民族更为喜欢的,优势草场的生存空间。
山脉之间有几块大盆地,唐努乌梁海盆地和大湖盆地,俄国最大的河流—叶尼塞河就是发源于唐努乌梁海。叶尼塞河两侧部落的生产方式整体以渔猎为主,辅以畜牧。飞将军李广的后人李陵被匈奴封为第三号人物右贤王,就是管辖这里。匈奴把河西走廊的月氏族赶走之后,这条走廊也是为右贤王管理。
第三个板块是大兴安岭西麓草场。左边就是一片由肯特山、雅布洛诺夫山脉(兴安山脉)、大兴安岭所围就的“箕”状地理单元。比南部戈壁区要幸运的是,走向基本与海岸线平行的肯特山、兴安山脉,能够从太平洋季风中,得到相对不错的降雨量。这也使得肯特山以东,直到大兴安岭北段的蒙古高原,拥有鄂嫩河——石勒喀河、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等水量不错的河流。肯特山以东的这些河流,无论长短最终都合流入了我们所熟悉的一条大江——黑龙江,并注入太平洋。
有了这些生命之源,蒙古高原左翼,特别是靠近大兴安岭,同时能够受大兴安岭西麓河流补给的区域,植被覆盖状况就要理想的多了。当然,水并非是决定生存环境的唯一因素。在北亚这种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温度的影响会显得同等重要。也就是说,如果不缺水的话,越靠近南边的河流流域,就越适合人类生存。在这种情况下,发源于肯特山南部的“克鲁伦河”,作为蒙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