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汉国往事第二部>第24章第五节理论与镜子
>

“好像看到过。”

“当时远古时期有抢婚的现象,一个部落的男子趁着天色黑下来,跑到另一个部落去掠夺年轻女子。所以这种活动以‘昏’来称呼它,自然也就这么记的。但是现在缔结婚姻,倒是有了一个婚字,在左边加了一个女,用来将其与傍晚、昏暗的‘昏’分开。这便是不同时代的人在使用文字的时候,对文字做的一个改进。很多多义的字,加一个部首,来分流它的意义。”

“是。”

“那这是哪位圣贤做的呢?圣贤一般考不考虑这个问题?”乐正绫设问道。

“我估计就是写字的人,顺手地加了,来明确它们之间的意思。”楼昫说,“不仅是这种古今有别的字,就连现在都出了很多俗字。”

“这些俗字肯定是用字的人这么约定起来的,并不是来自某一个人。在日后的时间里,有些俗字会固定下来,成为大家都常用的用法。那这便是众庶创造了俗字。这是在文字上,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历史上的王侯将相、皇帝君主虽然有很大的权柄,但是他们也得依势行动。支配他们策略的是什么?天下熙攘,农民耕织,工匠制铸,商贾走贩,吏士征纳,大夫运筹,整个时世的权柄就建立在数十百兆人每日的生产,和他们的生产构成的关联上。一个人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但是无论他做得再如何,历史最终怎么发展,也不是他决定的,而是整个参与世界运转的人,一个个个体的动作行为所构成的洪流。我们单个的人,看起来力量并不大,也无什么权柄,但是在合适的条件下,也可以做出很大的贡献。比如这个时代偶然创造俗字的一个人,可能他就是一个抄书匠,但是阴差阳错的,后世的人都用上了他的字。”

为了确保楼昫能够顺利地听,乐正绫举的多是文字这一个方面的例子。而作为延伸,她还举了临近民族的历史——羌人的一支,现在的古藏人,之所以能在三四千年前从陇西进入高原,便是部落民们在漫长的时间里驯化了牦牛,种植了大麦,使他们适应高原上的生活,开创了一个新的民族的历史。而近的,则有楚部落筚路蓝缕,在汉江一带开荒,从而使楚国兴旺起来的故事。她在灌木丛中同楼昫说话的时候,尽量在一些简单或者敏感的词上使用了普通话的发音——这样既安全,小楼也听得懂。

“什正这么一说,确实是这样。”楼昫眨眨眼睛,“这么看,现在我们也是庶众——如果不考虑那个爵位的话。而我这两天在给家奴们课什副传的那套文字……”

“这套文字的未来在你身上。”天依走到他跟前,向他说,“我们有余力的时候也会课其他人,但是就现在这个时间来说,正儿八经地向人们传授这套书写系统的,唯君而已。你可能开启一个时代,极大地促进这个时世的进展,也可能做的东西竹篮打水一场空。包括我们这半年来做的所有事情,都有这种可能。但是,有个盼头总比没有盼头要好。”

楼昫听了什副的这段话,又看向乐正什正。她们的眼神中全是对自己的期待。面对着什正殷切的目光,他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

“天色也不早了,回吧。”乐正绫道,“最后我想送给你一句话,是我们那边的一位哲人说的,希望我们能够共勉:‘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楼昫拿出牍片来,将被什正翻译成汉代口语的这句毛姓哲人的话记录在上面。他准备将这句话长留在自己的笔记中,每过几天都拿出来看看。

——第五节完——

——第二十四章完——


状态提示:第24章第五节理论与镜子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