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军事历史>最强帝王养成系统>第九十九章 各有心思

得知齐王被方浩派人给救走之后,池旭就已经明白到战争很快就要来临了。

他知道方浩这些年没有造反,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找不到一个起兵造反的理由。

在这个世界,造反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方浩应该是在等待着朝廷出现施政上的错误,只要弄得民不聊生,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打起清君侧的旗帜挥师南下。

但是这几年年成还好,虽然说不上风调雨顺,至少没有什么大灾大难,正统皇帝登基之后就开始减免税赋,这也使得方浩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出兵理由,只能够在关外埋头发展。

现在这个理由已经有了。

拥立齐王,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起兵理由。

当初他拜访尤登阁的时候,尤登阁就向他提起过这样的事情。

当时他还认为京城对齐王的防卫那么的严密,方浩恐怕是找不到那样的机会。

没有想到,齐王还是被方浩给救出去了。

得知那个消息之后,他就喝了一场大醉,醉后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也不知道在抒发什么样的情绪。

他的情绪本来就很复杂。

一方面他希望方浩能够做一个忠臣,也能够让他所认识的所有的人都安安稳稳的做尧国的忠臣,希望尧国能够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

然而另外一方面,他又明白到这个世界想要快速的发展,那些老百姓想要摆脱牲口一般的生活,就需要方浩来当皇帝,利用绝对的权威,才能够将他在关外实行的那一套搬到尧国境内来。

齐王被方浩救出去之后,他也用不着纠结了,他已经知道方浩肯定会挥师南下,而且时间不会太久。

至于战争的结局,肯定会是方浩赢,这一点没有什么好说的。

方浩出兵的消息通过六百里加急传到京城之后,他甚至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既然战争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战争早一点来,对这个世界来讲,也是一件好事。

所以,当朝廷有人提出让皇帝西巡的提议之时,他马上就站出来反对了。

西巡,那会将战争延长,会让战争对这个世界的破坏加大。

在朝廷里面提出西巡的是梅翰林。

池旭有一些明白梅翰林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建议。

去年的时候,梅翰林托了很多关系,才将他儿子梅瑜从关外调到南方去。

可是,这么长的时间,一直没有梅瑜上任的消息,没有任何有关梅瑜的消息。

他们知道的关于梅瑜最后的消息就是他经过了雁城,然后就失去消息了。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因为这个世界的交通太不方便了,信息的传递也很延后,所以梅翰林也不知道他儿子是走了一条偏僻的道路,一直在路上走,还是已经死在别人手里了。

如果是后者,那就只可能是方浩下的手,除了方浩,这个世界再没有谁敢对一个朝廷命官下手。

虽然没有证据,但是这个东西是不需要证据的。

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梅翰林对方浩非常的仇视。

提出这样的建议也就是为了让战争延续的时间更长,让方浩陷入到战争的泥沼中。

只要正统皇帝能够顺利的逃到西南那边群山之中,按照现在的交通状况,方浩想要打过去非常的困难。

而正统皇帝没有死的话,哪怕占有的只是一个县的地盘,方浩都没有办法取代姜家的天下自立为帝。

——只有当这个天下只剩下齐王这一个姜家合法的继承人,才能够行禅让之事。

但是他这个提议遭到了池旭的反对,遭到了朝廷大多数大臣的反对。

这让他非常的悲愤,觉得这些人都是在帮方浩,好让方浩早一点的当上皇帝。

他这样的想法也不能说是有多大的错误,很多大臣其实都觉得早一点结束战争更好。

方浩不是造反,而是拥立齐王为帝,对于他们那些文人来讲,情感上并不是那么的难以接受。

有文化的人,就喜欢迂回一点的方式,有一个台阶下,大家都好。

直接发动战争,那是他们不可接受的,因为没有能让他们下去的台阶。

战争时间长了,对这些文官们并没有什么好处。

就算是正统皇帝能够顺利的进入西南那边大山之中,靠着崎岖难行的山路,阻止方浩的追击,但是对他们这些文官们有什么好处呢?

哪怕是稳定的政权,得到重用的也是那些领兵的大将,他们文官的作用将会无限的降低。

那还不如留在京城等着方浩一战定输赢呢。

早点打完这场战争,早点迎接新世界的到来。

他们相信方浩手上没有那么多文官,要治理这个天下,还是要靠他们这些人。

只要他们不表现得太过火,相信方浩不会将他们都给干掉。

打仗打的是那些武将,他们当文官的不会上阵打仗,一般情况下,连得罪方浩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也有一些人很不安。

他们就是尤登阁那一派的人。

虽然尤登阁那一派的人,大多数都已经被池旭派遣到各个地方做那监督教育改革的人,但还是有一少部分的人留在京城,其中还有一部分被调到了国子监和礼部,负责推进京城这边的教育改革。

他们忐忑不安的原因是听说尤登阁不知什么时候就已经跑到了关外参与到拥立齐王的大事情中。

如果现在方浩已经打下了京城,这一些人当然不会不安,而会非


状态提示:第九十九章 各有心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