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战之初,中国军队投入兵力为3个师又1个旅、炮兵1个团又1个营、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保安队2个团,另有海军轻巡洋舰及驱逐舰10艘、炮艇、鱼雷艇20余艘;空军参战飞机250余架(兼顾南京等重要地区的空防)。陆军分为左右两翼,左翼军为由京沪警备部队改编而成的第9集团军,总司令为张治中。右翼为张发奎担任总司令的第8集团军,由苏浙边区部队改编而来。前者在浦西负责扫荡日军据点,后者在浦东担任警戒、支援和配合。这两个集团军都属第三战区管辖。淞沪会战刚开始没多久,中国政府就成立了大本营,以蒋介石为大元帅,编定全国战斗序列,将江苏长江以南(包括南京、上海)及浙江地区划为第三战区,以冯玉祥为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蒋虽任命冯玉祥为主官,骨子里对其并不信任,故用心腹干将顾祝同副之,并特地交待以顾副长官之命令为命令,这样一来冯的司令长官不过是个空架子,什么事也管不了。八。一三淞沪开战之后,冯玉祥曾写了7条遗嘱,表明抗战决心,并不惜准备随时为国赴死,如今这位昔日叱咤中国政坛的风云人物有心杀敌,却无处使力,只好无奈地对别人说,自己上任期间只能做两件事:一是任日本飞机来炸,二是作几首骂日本人的诗,这句自嘲的话,听来不免让人觉得无比悲哀。
8月下旬,中国各部队继续围攻盘踞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杨树浦等据点的日军,新抵达战场的国民党军精锐之师第36师迅速投入战斗,在战车掩护下攻入汇山码头,同时空军再次出动配合,轰炸地面及江上日军目标。我军终因装备低劣、火力不够威猛,面对钢筋混凝土筑造的工事而一筹莫展。中国仅有的装甲部队--南京装甲团配属第36师的两个连战车既无强大火力保护,又缺乏与步兵协同作战经验,反被日军舰炮悉数摧毁,两连官兵也全部覆没,壮烈殉国。从8月20日晨至8月22日,宋希濂第36师、王敬久第87师、孙元良第88师和夏楚中第98师的进攻均受阻。此时战局陷入僵持,日军龟缩据点一面负隅顽抗,一面等待援军。中国军队竭尽全力仍不能有太大进展,部队伤亡严重。8月23日拂晓,增援日军先头部队在海空火力掩护下,在狮子林、川沙口、张华浜等方面登陆,战况骤然吃紧。蒋介石闻讯,急忙命军政部次长陈诚为第15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98师、第11师及刚到嘉定的第67师、第14师火速分赴各处抗击敌人登陆。
眼见情况不妙,蒋介石深感有亲自到前线督战的必要,一来能鼓舞士气,二来可以就地掌握第一手情况好作出相应部署。8月25日,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及顾祝同、陈诚等一干高级将领,冒着瓢泼大雨从南京急匆匆赶到南翔,召集军事会议。冯玉祥也冒雨从无锡的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驻地赶来。会议先由各师逐一报告战况,之后张治中汇总条陈,蒋介石最后发表讲话:综观近日之战况,我军伤亡奇重。战争固不能免于伤亡,然指挥失当,致使死亡猛增,牺牲殊无价值。我军缺点在于攻击实施之前,未能充分考虑,轻率从事,牺牲也就大。今后应悉心研究,当攻则攻,当避则避。显然蒋介石话中有话,一句指挥失当、轻率从事将责任推给了冯玉祥。冯尽管一肚子委屈和愤懑,却也无可奈何。
抗战时期,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之下,冯玉祥与蒋介石关系总体是较为缓和的,冯服从蒋的领导,蒋尊重冯的意见。在民族危亡关头,冯玉祥对蒋介石做了三件事:不断激励蒋坚定抗战决心;注意维护蒋的领袖地位和尊严;也敢于批评蒋的不足。
抗战爆发后,冯玉祥呼吁联合抗日,反对妥协投降。当时恐日症、亡国论甚盛。抗战时期,蒋更几经动摇。在1939年1月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蒋介石曾解释“抗战到底”的意义说:“我们这次抗战的目的,当然是要恢复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就不能和日本开始谈判,假使能够恢复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可以开始谈判,以外交的方法解决东北问题。”
实际上,关于“抗战到底”,冯玉祥早就有过解释。在1938年10月的武昌最高国防会议上,汪精卫与白崇禧、冯玉祥谈论什么是“抗战到底”,冯回答说:“把所有的失地都收回来,不但东北四省,就是台湾和琉球各岛,都要交给我们,并且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的投降,这就是抗战到底。”这当然使汪精卫很不喜欢,当时蒋也在场,但没有关于他表态的记录,很多资料显示,蒋介石在抗战前期,一面对日作战,一面又通过各种渠道与日本秘密谈判,蒋的谈判虽是虚虚实实,有时不失为一种策略,但难免有脚踩两只船之嫌。
对于蒋介石可能产生的动摇,冯玉祥为其痛陈利害,冯以赤壁之战前孙权与鲁肃的对话启发蒋指出:“汪精卫一班人为了富贵,什么坏事都敢做。委员长您只有抗战这一条路,失败也是成功,成功也是成功。”冯甚至要求蒋效仿孙权,砍掉桌子的一角,以表明抗战到底之决心。蒋介石对冯玉祥的意见非常赞成,当晚,冯玉祥将谈话要点在长沙广播,这使大家都知道了蒋介石有抗战的决心。
蒋介石当时身处最高统帅位置,冯玉祥清楚懂得拥护蒋介石的重要性,处处注意维护蒋的领袖尊严。
在冯玉祥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时,一天,西北军将领冯